最近打开社交媒体,你是否也发现鞠婧祎、虞书欣、张凌赫等国内明星,纷纷晒出一系列色调浓郁、氛围感十足的怀旧照片?这些质感复古的照片,正是近期在国内爆红的"撕拉片"!如今透过AI算法将撕拉片的化学显影过程"数字解码"。以PicMa为首的修图APP,推出一键撕拉片滤镜,运用深度学习分析上万张真实撕拉片样本,精准模拟乳白雾面质感、复古青棕调色阶,甚至能随机生成底片边框的泛黄刮痕。更聪明的是,AI会根据照片内容自动调整显影效果——人物特写加强柔焦光晕、风景照则加重颗粒纹理,完美复制类比相机的温度与随机性。
什么是撕拉片?
撕拉片(Pack Film)是一种可即拍即显的胶片,不同于拍立得会自动吐片,它需要你自己"撕"出成品,也因此得名。拍摄后,你需要拉出底片,等待显影,最后再将正负片剥离才能得到照片。撕拉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饱和的色彩、丰富的细节和独特的胶片质感,营造出浓浓的复古氛围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主要的撕拉片生产商富士早在2016年就已停产大部分相纸,最后一款富士撕拉片相纸FP-100C甚至在2018年就已过了保存期限,使得现存的撕拉片更显珍贵,"每拍一张,世界上就少一张"的宣传口号也因此而来。

撕拉片爆红原因:
在数字摄影如此便捷的现代,撕拉片之所以能再次受到追捧,明星的影响力功不可没!高人气中国女星鞠婧祎于4月26日在微博上分享撕拉片成品后,迅速带动了粉丝和年轻人的关注,也吸引多位中国明星及网友加入拍摄行列,进一步推动话题声量。
此外,撕拉片所呈现的色彩和质感,也是数字滤镜难以完全模拟的。它特有的温润感和细腻的层次,以及胶片天然的颗粒感,都赋予照片一种独特的氛围感。许多网友直呼,这种未经修饰的真实感与怀旧氛围,才是让人甘愿掏腰包也要拍一次的主因,"打开的瞬间太疗愈了"、"好特别⋯想带爸妈去"、"如果拍坏掉心很痛"。
如何通过AI制作撕拉片风格滤镜?
PicMa 的AI滤镜魅力在于简洁性。流程直觉且使用者友善,目标是让所有人——无论技术背景——都能创作出专业级艺术作品。运作方式如下:
- 下载 PicMa 应用程序:PicMa现已登陆Google Play与App Store。
- 选择照片:从装置上传或拖放档案无论是自拍、家庭肖像或日常随拍,AI 皆能精准处理影像细节。
- 选择风格:套用"撕拉片风格"滤镜(注:台湾亦称"拍立得风格",可依品牌定位调整)
- 储存与分享:AI 处理完成后,储存成品并一键分享至社群平台,或保留个人收藏使用。

值得玩味的是,这场"胶片文艺复兴"中,真正被传承的或许不是摄影技术本身,而是那份对"延迟满足"的浪漫想象。当撕拉片爱好者享受着剥离相纸的仪式感,AI滤镜使用者则在等待算法生成效果的0.3秒间,重温了类比时代最动人的片刻——那份屏息期待显影成果的悸动,正是科技洪流中我们试图抓住的时光切片。